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中央和国家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,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,坚定不移加强党的领导,坚持不懈推进党的政治建设。”修武县委统战部作为基层党委的组成部门,始终自觉加强党的领导,始终深化统战系统党的建设,在切实发挥党建对统战业务工作的引领和促进作用上下功夫,全力发挥统战优势,努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,以党建引领助推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,使各项举措在部署上相互配合、在实施中相互促进、在成效上相得益彰,为修武各项事业稳步推进提供持久动力。
一、主要做法及成效
(一)坚持强基固本,着力提升统战组织力。修武县委统战部牢牢抓住党的领导这个根本,旗帜鲜明加强党对基层统战工作的领导,着力把基层统战工作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。一是强化政治引领,提升党对基层统战工作领导。在习近平总书记开展关于统战工作重要讲话之后,在中央、省、市统战工作会议召开后,修武县委统战部立即筹备修武县委常委会上会议题,认真学习传达领会新思想、新要求、新部署。三年来,县委常委会召开会议9次,深入研究全县统战工作,深入学习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和《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》,深入贯彻落实中央、省、市民族宗教等工作会议精神。在此基础上,统战部牵头制定修武县委常委联系企业工作制度、县委主要领导与党外各界人士定期座谈交流制度、县处级领导干部走访调研企业制度,以实际行动促进了党对基层统战工作的领导。二是打造党建阵地,建靓基层统战坚强堡垒。将党建工作向全县统一战线末梢延伸,密切联系组织部门,以“党员向支部报到”活动为抓手,为非公经济企业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所在单位精心选派党建指导员,帮助基层统战成员单位成立党组织,实现统战和党建工作“两个覆盖”。在搭好“架子”的同时,推动党建与企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、同频共振。截至目前,全县统一战线各领域成员单位中,77家已成立党组织,341名基层党员正在以党的先锋模范作用,带领党外人士奋战在生产经营第一线,为县域经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。三是丰富统战生活,强化同心思想认同。统战部在全县统一战线中,牵头组织开展“同心共话二十大 凝心共促新发展”理论知识快问快答、“不忘合作初心、继续携手前进”、“弘扬爱国奋斗精神、建功立业新时代”、“‘知新’同盟 广泛交友 知联会新联会知识竞赛大比拼”等特色活动40余场次,带领非公经济企业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、知识分子、港澳台侨胞属深刻领会“两个确立”重大意义,准确把握“十个明确”“十一个坚持”丰富内涵,切实增强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。
(二)全力服务大局,着力提升统战引领力。坚持“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铺到哪里,统战组织就跟到哪里、统战力量就聚到哪里”的工作理念,找准党建、统战和中心工作的“结合点、着力点、关键点”,让党的统战工作发挥更强作用。一是统战聚力,助力工业强县。通过党的统战工作向基层延伸,通过统战法宝作用发挥,让党的统战工作成为非公经济企业发展的“核”动力。深入推进非公经济企业“两个健康”行动、“万人助万企”活动,协调16家统战成员窗口单位党组织与关联企业党组织结成“对子”,搭建密切联系企业“桥梁纽带”,让破除企业发展难题、推动企业健康发展成为全县党员干部的行动自觉,为全县工业强县工作部署汇聚统战力量。二是统战发力,助力乡村振兴。认真开展“千企销售五进行动”,开辟农产品特卖专区、专柜,实现了企业可盈利、农民可增收、产业可发展的良好局面。同时,围绕群众“急难愁盼”问题,带领全县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充分利用自身资源,通过“以购代销”、“拓展县外销售渠道”、借助电商平台“直播助农”等多种形式,为滞销农副产品牵线搭桥,组织引导30余家民营企业帮助农户消化销售白菜、萝卜、大葱等农产品180余万斤,得到群众一致好评,统一战线在助力乡村振兴中更加有为有位。三是统战借力,助力基层发展。积极团结和带领党外人士中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围绕全县中心工作、时事民生、发展热点等方面,精选议题开展调研,提出更多接地气、可操作、能落实的务实之策,努力发出更多“统战声音”、发挥更多“统战力量”。三年来,共征集关于城市管理及建设、教育民生、全域旅游、队伍建设等6个方面意见建议41条,使党委政府的决策更加符合实际、更加贴合民意。
(三)坚持和谐发展,着力提升统战融合力。通过“党建+统战”,将党建工作与统战业务“揉”在一起抓,同向发力,着力将党组织政治优势转化为统战优势,推动全县统一战线和谐发展。一是“党建+统战”共建党外人士出新出彩。开展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社会服务活动。依托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,分行业、分领域组建四支队伍(“同心·法律服务队”、“同心·文化服务队”、“同心·旅游服务队”、“同心·新媒体服务队”),利用四支队伍,开展书法展、红歌会、红色观影、送法律、送教育、送医疗服务等活动27场次,引导党外人士表达对祖国的美好祝愿,引导党外人士服务社会,展现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新风貌。二是“党建+统战”构建清亲政商关系。建立《工商联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谈心谈话制度》,开展“反对贿赂·公平竞争”警示教育活动,组织商会会长和会员企业赴廉政教育基地学习参观,发放倡议书300余份,签署承诺书25份;帮助社会责任心强,热衷公益事业的2家非公经济企业家成功评为“河南省劳动模范”,着力提升非公经济企业家荣誉感、归属感。三是“党建+统战”促进港澳台侨胞属密切交流。紧紧围绕“凝聚同心、汇聚同智、发挥同力、维护同益”总体思路,架好“连心桥”、建好“朋友圈”、画好“同心圆”。成立修武县海外统战工作领导小组,建立海外统战工作联席机制,完善101名台侨胞动态数据库,开展“看修武、爱家乡”志愿服务、“侨界代表人士点赞家乡美”等活动24次,组织台侨胞属接受红色教育、感受家乡发展、领略非遗文化,根植爱国、爱党、爱家乡情怀,最大限度地挖掘、整合各方统战资源,不断扩大统战“朋友圈”。
二、存在问题
经过实践证明,以思想整合推动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互融共促,体制更顺、力量更强、特色更亮,抓出了新活力,形成了新品牌。但从纵向、横向来看,仍存在一些问题。一是模凌两可,思想上认识不深。普遍认为体制外的统一战线组织性质特殊,建不建党组织“没关系”,或者认为社会组织规模小,抓不抓党建“无所谓”;一些统战成员单位思想观念转变还不够,认为体制内外有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,只要抓好自身党建工作就足够了,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联系体制外组织的党建指导工作。二是办法不多,推进上力不从心。一些统战成员单位党建工组存在盲目性,不知道党建工作抓什么,该怎么抓。有的组织忙于抓经济发展,对党建工作往往关注不够,任由发展;有的单位不善于用党的优秀精神破解工作中的难题,尚未真正发挥党建的引领力和价值创造力,致使党组织发展停留在表面。三是缺少扶持,经费上捉襟见肘。多数基层部门运行经费紧缺,特别是体制外统一战线组织党建工作专项经费有限,多数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配比,尤其是在经济下行,效益下降后,将经费用在党建工作上的愿意不强。
三、对策建议
没有离开党建的统战工作,党建和统战工作只有紧密结合、有机融合、同频共振,才能为事业高质量发展画出最大同心圆、凝聚最强同心力。
(一)实行分类管理,凝聚党建合力。统战成员单位类型繁多、规模不一,领域分布广、社会联系多,一种管理模式难以适应发展要求,必须因地制宜,分类管理。建议持续加强对统战成员单位的思想引领,对于党外知识分子,应经常性地组织其参与统战部开展的各类特色活动,始终将统一战线成员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;对于新联会中律师、会计师、税务师等行业准入条件比较严格、管理较为规范专业性较强的社会组织,可以依托行业协会强化党建管理;对于非公经济企业,可以成立相应的企业党支部,依托企业党组织,加强监督、自行管理;对于民族宗教团体,应加强爱国主义教育,实现统战工作与党建工作的双提升。
(二)明确职责分工,健全工作机制。建立健全统一战线党建管理机构,负责统一战线党建工作综合协调、政策制定、检查指导等方面工作,建议发挥统战协调优势,积极与组织部门对接,借助组织部门党组织主阵地作用,帮助统一战线成员单位抓好所属组织党建工作。同时,建议联合组织部门根据统一战线涵盖层次多,人员广泛等不同特点和业务隶属关系,出台统一战线党建工作具体实施办法,分类明确行业主要职责,确责任主体,理顺管理体制。
(三)严格考评督办,激发党建活力。主动联合组织部门强化基层统一战线调查研究,综合运用自我评估、群众评议社会评价和问卷考评等方式,强化对统一战线成员单位抓党建工作考核,着重选树和表彰一批工作突出、群众认可的统战党建工作典型,形成统一战线成员单位支持党建、服务党建的浓厚氛围,切实将党的引领作用在统一战线发扬光大,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汇聚最广泛、最持久的统战力量支撑。
(作者系修武县委常委、统战部部长)